订阅
武汉SEO优化 一个人有钱还是没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他有没有买保险以及花了多少钱买保险。 我有一位老朋友,前些年确实是挣了些钱。追潮流,给老婆,给孩子,给自己买各种各样的保险。一年光买保险就花好几万块钱。钱好挣的时候,几万块钱不算什么,少吃一条金枪鱼就省出来了。买个保险也算是给自己给家人买个安心。几年下来光这些人寿医疗、重疾、意外等等乱七八糟的各种保险。这哥们儿就花了二十来万。又因为两口子都年轻力壮,孩子生龙活虎。所以墨菲定律通通失效,啥事儿也没发生。一家人没有从保险里受益人任何一分钱零理赔。 随着疫情到来,钱不好挣了。那几万块的保费一下就成了生活的负担,再加上这种产品只见投入不见回报。想着以后苦日子还长着,这哥们儿思考再三,终于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退保!不算孩子,两口子给自己就买了12万多块钱的保险。电话一打过去,保险公司说大概只能退两万多。12万多的保费只能退两万多。这2万多的退保金额,用保险公司的专业术语来说,它叫现金价值。保险公司为何不直接叫退保金额,反而要发明一个叫现金价值的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术语来忽悠大众呢? 背后的逻辑大概是一种心理暗示。买保险是欢迎的,退保不存在的!保险业务员在讲解保险条款的时候,一般有两个秘密不会告诉你。 一是现金价值在投保的时候不会重点说明。二是尽量避免解释退保的相关条款。 所以很多人在投保前并不了解退保隐藏的各种风险,不了解退保风险。又买了保险,又随着经济恶化,觉得保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的朋友困惑就来了,想停,就觉得买了这么多年,停掉可惜了。想续,一想到这保险还要买十几年。鬼知道几十年之后保险公司还在不在呢?想退,翻开密密麻麻的保险条款。发现你能退到手的所谓现金价值根本没有几个钱。所以退还是不退?这是一个问题! 业务员通常这个时候会给你施压,他们一般会这么说,买都买了这么多年了,最好不要退。要是有个万一呢?你看我的客户谁谁谁得了什么重病,硬是靠着保险才渡过了难关。保险是可以救命的。 第二,你要是一定想退也可以。但拿不了多少钱,每张保单的现金价值就那么一点点。10万块钱的保险,退一万多一点,不到2万,你退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你一直交满30年以后,你的养老,你的儿女将会得到123456。这一拉一打,一般人根本招架不住。 我这朋友是张飞吃秤砣,铁了心要退。但是钱太少啊!他就开始研究起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快他发现保险公司为了追求销售业绩,业务员在兜售保险的时候总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违规操作。很多该解释的东西根本没解释,或者解释的不清不楚。比如我刚才说的资金价值,退保风险等等。他在收集完这些证据之后拨打了12378热线,直接向中国银保监会进行投诉举报。 银保监会收到投诉之后,很快将案子转给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收到投诉之后,马上委托银保监会旗下专门负责处理消费纠纷的消保中心进行调解。消保中心前后多次与我的朋友沟通,退保金额从三万谈到四万五万六万一直谈到8万。从23000谈到8万。退保比例从18%提升到65%。我这个朋友非常感动啊?反守又给广东省银保监局写了一封举报信,将所有手上的证据一并发了过去。据报保险公司违规操作。信件发出去第三天,保险公司主动打来电话,欢天喜地的答应退还保费9万元整。 朋友挂电话默默地将早已准备好的起诉状撕碎,丢进了垃圾桶,没有走到最后那一步。朋友跟我聊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感慨万千说。真不知道这里边儿有这么多道道。不懂的人,真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其实他这样的情况不是个案。据南方财经7月20日的一篇报道。今年以来,广东正和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就累计接听各类投诉咨询2.75万件。妥善处理银行保险纠纷4982件,结案金额2.69亿元。这只是广东一个省。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评论区见!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